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物保护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英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动态(第一期)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英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证了四普工作的两“早”、两“保障”。

       两“早”:一是起步早,早在2024年2月,我县就出台了关于《英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并成立了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完成了普查小队的组建。4月9日召开了英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5月9日我县正式启动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 二是经费落实早,我县在四普工作中高度重视经费的保障。早在普查前期就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制定了详细的经费预算方案。2024年3月,普查经费就已落实到位,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两“保障” : 一是普查质量有保障,为了确保文物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县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工作。组织了专业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普查技术和方法并及时向其他普查队员传授。另外,早在3月我县文物部门就组织了内部的业务培训,通过对无人机,RTK等专业普查设备的培训,提高了普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每一位普查队员都有独立作业的能力,同时在普查工作前期我县还邀请了专业的测绘人员与普查队员们一起到实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在现场就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为田野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工作后勤有保障,我县在文物普查工作中,注重后勤保障工作。专门成立了后勤保障组为普查人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包括调查设备、交通工具、食宿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为普查队员提供了安全保障措施,为每一位普查队员都购买了保险,确保了普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此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普查人员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使文物普查工作的后勤得到充足的保障。 


        我县田野调查工作于5月9日正式开始,截止到6月1日,共开展田野调查工作22天,已完成了南河镇20处、方家咀乡7处、温泉镇36处、草盘地镇31处,陶家河乡19处、杨柳湾镇36处六个乡镇的田野调查工作,共计调查了14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已经完成了全县田野文物复查任务的35%;本次普查工作以三普数据为基础,普查队利用航拍无人机、RTK、照相机等设备对文物点进行了测量、定位、拍照等工作,做好文物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基础信息和相关资料的采集和登记工作。

        普查过程中,村民们积极提供相关信息,为普查队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和资料,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处,包括一处凉亭、两座古庙、一座古井。这些文物虽然看似普通,却是当地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这些文物,可以窥见英山县的历史变迁,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田野调查工作,深入到我县各个乡镇,全面了解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状况。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依据。